《晝》是一個似乎剛剛從睡夢中被驚醒的男子,左手在背后支撐著身體,眼睛圓睜著,向前方凝視 《夜》是一個身材優美的女性,右手抱著頭,正在沉睡,腳下的貓頭鷹象征著黑夜的降臨,枕后的面具則象征著惡夢纏身 《晨》的形象是一位少女,她豐滿而結實,全身煥發出青春的活力和光輝,似乎正從昏睡中掙扎著蘇醒過來 《暮》被表現為一個強壯的中年男子,上了年紀的臉沉浸在平靜的反省中,或是由于苦悶而在發呆。 本報訊 (記者李婷)意大利文藝復興“三杰”之一、世界雕塑巨匠米開朗琪羅的傳世系列雕塑作品《晝》、《夜》、《晨》、《暮》首度被翻制,6套青銅翻制品已完工,昨天啟程運往中國。這是米開朗琪羅雕塑作品首次授權落戶中國。
由恒源祥香山美術館組織的赴意大利“尋訪米開朗琪羅足跡”采訪工作組日前向記者透露了這一消息。據介紹,米開朗琪羅的原作在世界各地存世十分稀少。作為其藝術創作鼎盛期后階段的代表作品,《晝》、《夜》、《晨》、《暮》4尊人體雕塑從1520年起稿至1534年完工,完成后的大理石雕像一直存放于意大利佛羅倫薩美第奇家族的圣洛倫佐教堂中。由于米氏本人的石膏模原作已滅失于歷史長河中,他的學生、同樣成為歷史上著名雕塑大師的文森佐·但迪翻制了一套4件石膏模,意大利佩魯賈皮耶羅·瓦努奇美術學院將其作為鎮院之寶收藏至今,成為此次翻制的藍本。
據悉,此次是在意大利政府相關機構許可下采用傳統硅膠脫模工藝和學術性泥塑手法進行翻制的,以力求神韻再現,翻制品風格隨意奔放,與大理石原作相比另有一番風味,其中一套將“定居”上海。